跳至正文

王亚军:经营企业,无法用Beta系统产出Alpha收益

    投资领域有Alpha收益和Beta收益两个概念,以区分收益来源以及相应的投资策略。我认为在企业经营管理上,也存在与投资类似的两种不同范式(或系统)。只有理解两者之间的区别,才能更好地匹配目标与手段。

    投资中的Alpha与Beta

    简单来说,投资的Beta收益是指市场整体投资回报水平,Alpha收益是指超出市场回报水平的超额回报,即:    

    投资总收益 = Beta收益 + Alpha收益

    相应的,投资策略也可以有Beta策略和Alpha策略。Beta策略是指抓住市场或某细分领域的趋势,虽然无法预测哪家企业会成为赢家,但可以通过覆盖整个市场来捕捉趋势的红利。例如:

    • 二级市场指数基金,跟随中证500指数、恒生指数、标准普尔500指数成分股建立投资组合。
    • 某些早期投资VC采取投赛道的策略,在同一赛道会投资多个未来有可能跑出来的企业。
    • 在房地产行业鼎盛时期,某些开发商曾采用全覆盖策略,从一线城市到五线城镇、从住宅到办公楼到商场公寓、从招拍挂到旧改到收并购获取土地。

    Alpha策略是凭借投资者的能力,选择特定的投资对象和/或时间,来获得高于市场总体水平的超额收益,或者在市场不好的时候表现更为稳健。例如:

    • 主动管理的二级市场投资基金,通过自己的独特策略选股择时,获得比指数基金高的回报水平。
    • 某些VC采取一个赛道只投一家企业的策略,这对投资者的研判能力提出很高要求。
    • 某些房地产开发商选择只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,专注开发中高端房地产项目或地铁上盖综合体。

    在改革开放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各行各业基本都是单边上升趋势,偶尔的回撤很快就会在宏观政策干预下恢复(类似美联储看跌期权Fed Put),我称之为“超级上升周期”。在这段时间里,抓住时代的Beta,是最好的策略,所以才有“清华北大,不如胆大”这样的说法,才有很多投赛道、全覆盖的投资策略。

    从过去几年开始,超级上升周期开始结束。当大势放缓、趋平甚至下降时,Beta策略的收益会大幅降低。除了切换赛道去捕捉新Beta,有些投资者开始思考向Alpha策略转换。但是,如果投资者高估自己的手艺,把之前超级上升周期的Beta收益误当成自己的能力,想要追求的Alpha收益最终很可能成为负值,导致总收益反而低于行业平均水平,即:把靠运气赚的钱凭本事赔出去。  

    当投资策略从Beta转向Alpha时,需要重新审视投融管退的方方面面,特别是投后管理或赋能。

    投资企业和经营企业,需要两种非常不同的技能,两者都能做好的机构或个人,凤毛麟角。而投后是连接投资与管理的桥梁,只有深度理解卓越企业和普通企业在经营管理上的区别,才能在投前更好做出判断、投后更好提供支持,提高胜率。

    从我自己的体验和研究来看,如果投资者能关注到一家公司的文化,已经是稀有物种,这些往往是长期投资者,比如伯克希尔·哈撒韦(Berkshire Hathaway)、柏基 (Baillie Gifford) 。多年前我在龙湖集团任首席战略官时,和一位澳大利亚机构投资者一起吃饭,他看似闲聊时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,公司文化现在怎么样了。

    但对经营者来讲,只看文化是远远不够的。投资者试图通过文化来预判企业的长期发展趋势,认为那是相对稳定并且非常核心的企业特征。而从经营者的角度看来,文化只是企业组织这个高度复杂系统的一部分,并不具有全息特性,其本身也会出现漂移和退化。阿里之前讲的“闻味道”,也是一种文化判断,但其实我们知道,不同人的嗅觉不一样,同一个人的嗅觉灵敏度也会被环境逐渐钝化,“入鲍鱼之肆,久而不闻其臭;入幽兰之室,久而不闻其香”。

    企业经营的Alpha与Beta

    动态来看,任何企业的管理体系都是逐渐成长起来的,而负责成长的这个系统,有Alpha和Beta之分。这里我们不对“管理”和“经营”这两个词做人为区分,它们都指如何把一家企业做好的策略和方法。

    Beta系统是通过补短实现成长,类似投资中跟随指数的Beta策略。这类企业使用主流管理理论、方法和工具,从主流商学院、咨询公司、培训机构获得知识,从当季流行的好企业挖人。执行好的话,能成为一家稳定的二流企业;如果执行不好,学习杂而不精、只学皮毛,请人时错找了一流企业中的三流人才,后果更为严重。

    Alpha系统是通过造长(cháng) 实现成长。如果我们仔细去看任何行业中的顶尖企业,就会发现这些企业有很多“正确的非共识”做法,这就像投资中的Alpha策略。它们不会简单复制其他企业的所谓最佳实践,而是有能够持续产生自己理论、方法和工具的独特能力。在业绩没有进入爆发期之前,它们的做法往往被忽视、轻视、蔑视,但成名之后,则被Beta系统的企业狂抄作业。

    最近有知名咨询机构提出一个概念,CEO Alpha,指在当下复杂多变、既VUCA又BANI的环境中,CEO要成为企业超额回报的发动机。乍听有道理,但细思恐极——在这些机构看来,难道之前CEO们只需要做到平均回报就算成功?这个标准可不高!但当我们认识到,主流管理教育与咨询是围绕Beta系统的逻辑建立起来的,就会理解为什么确实有必要明确提出CEO Alpha。一号位/CEO本来就应该把Alpha收益作为目标。

    任何领域都有专业与业余选手的区分,在管理领域也是如此。如果我们仔细去看,就会意识到上述Beta系统更像业余选手,而Alpha系统更像专业选手。

    业余和专业选手有什么区别?很大。下面是一些视角,读者可以对照体育和管理的相应场景,发挥想象力,但同时也认识到两类场景有个重大差异。在体育竞技中,只有少数专业选手能挣到钱;但管理问题上的因果关系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,导致业余选手也可以在短期挣到很多钱,这常常让业余选手误把自己当成专业选手,有时也会让专业选手怀疑自己本来是业余选手。

    • 业余选手有目标,专业选手有体系。
    • 业余选手关注结果,专业选手关注过程。
    • 业余选手注重预测,专业选手选择站位。
    • 业余选手为他们看到的事情担心,专业选手为他们看不到的事情担心。
    • 业余选手依靠意志力;专业选手专注于创造一种环境,将期望的行为变成自发的行为。
    • 业余选手专注于短期,专业选手着眼于长期。
    • 业余选手想赢当下,专业选手要赢十年。
    • 业余选手玩玩儿就算了,专业选手全力以赴。
    • 业余选手认为世界应该按他们想要的方式运行,专业选手相信他们必须直面真实世界。
    • 业余选手责怪别人,专业选手接受责任。
    • 业余选手认为他们什么都会,专业选手了解自己的能力圈。
    • 业余选手会把反馈看作是对自己的批评;专业选手知道自己有盲点,他们会寻求高质量的建设性批评。
    • 业余选手认为知识就是力量,专业选手传递实践智慧。
    • 业余选手专注于一阶思维,专业选手专注于二阶思维。
    • 等等…

    投资、投后与经营的匹配再回到之前的问题,当投资采用Beta策略时,投后赋能工作的思路大致是补短,通过模块化培训课程或辅导、中后台服务等方法,尽量让被投企业不掉队,这是管理的Beta系统。

    当在投资端采用Alpha策略时,Beta系统的补短型投后赋能逻辑就不通了。如果不考虑纯金融手段如收购-分拆-散售,可以有三个设计思路:

    1. 找到能在投前更好评估企业的理论和方法,做到投的少但投的好,那么投资后就不需要赋能,因为投资机构不大能为这样的企业提供资本和品牌背书之外的价值,如伯克希尔·哈撒韦的策略。
    2. 全面整合投资与投后,按照企业价值创造的思路,在投资时就知道如何通过管理提升来创造价值,并建立强大的团队来改变被投企业,这时投资只是释放价值的一种手段而已,如丹纳赫的策略。然而,一些投资机构的投后价值创造专注于砍人砍成本,牺牲长期价值换取短期利益,在经营管理上是专业的业余选手(此处没笔误)。
    3. 在投资阶段可以接受更大风险,但注重被投企业的学习能力,投后能帮助企业家与核心团队建立起管理进化的Alpha系统,打造能够持续产出自己理论、方法和工具的能力,持续发现正确非共识的能力,逐步成为自己领域中的专业选手。

    成为专业选手的路径,一定知易行难,否则大家都能做,就不会有超额回报了。我曾给一位朋友介绍如何提高一号位的理论能力、打造Alpha系统,他的业务是为企业提供模块化的培训课程。他听后问我,“创业者们学习你这套东西后,会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”?我回答,“他们会对听到的各种理论产生怀疑,这是高质量思考的开始”。他沉默不语。

    因此,如果投资端从Beta转变为Alpha策略,投后赋能的策略也必须做相应调整,从补短变为造长,帮助企业把其管理进化系统从Beta变成Alpha,才能跑出来更多专业选手。然而,打造Alpha系统的最大障碍,是现存的Beta系统,需要革自己的命。只有真正做到知、信、愿、行,才可能有好结果,带领企业走入螺旋上升通道。